2005 年,以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所著童话为底本改编的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出现成为了许多观众美好的视觉记忆。
说起这位英国作者,其经历不凡:在退役开始创作故事前,他曾参与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军事和情报活动。也许正是这段走在刀尖上的生活经历,让他的儿童作品里总是充满奇幻惊悚的冒险历程和激烈对抗的故事结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1964)、《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1970)、《好心眼儿巨人》(1982)、《玛蒂尔达》(1988)……英美两国的导演们格外喜欢将他的作品搬上大银幕,加上童话的原生体裁,让改编的影片也充满了独特的视觉个性,颇受欢迎。
这份热情就包含了 2023 年末,以《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主人公旺卡为原型人物创作的电影《旺卡》。作为一部“同人”电影,对于影片本身的创作结构学习过好莱坞剧作法的观众可谓一眼就明,工整平顺。大量浪漫的插曲让影片不仅作为电影色彩鲜明,同样也能让观众看到同名音乐剧在电影后再次推出的可能性——文化娱乐产业作为一门生意,华纳兄弟很好地再度演示了一遍具体做法,相信对于从业者来说感受尤其深刻。
未来的某天,如果真的出现了衍生品“旺卡”牌巧克力,恐怕销量也会不错,毕竟本片的制片人在去年年中,才刚刚做过一个大型品牌大电影《芭比》:用一部电影的时间来做一个品牌的广告,效果显著。2023 年 10 月 25 日,全球玩具巨头美泰 (Mattel) 公布超出市场预期的第三季业绩——在《芭比》电影大热的加持下,美泰第三季度净销售额达 19.2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40.5 亿元),同比增长 9%;毛利润和营业收入也有所增长。不同的是,《旺卡》并非为某品牌,而是为“巧克力”这一品类做的大吆喝。相比《旺卡》沿袭好莱坞讲故事的惯常套路:英雄为达到某个目的历经困难、得到帮助、被抛入绝境、绝地逢生……如果我们“不按说明书”来看,会发现一个电影里暗藏了一段巧克力发展小史。
影片中男主角出场时,他穿的长款外套、长裤与礼帽的组合大致可以推断为 19 世纪后的平民阶层男性。他欢快地唱着开场曲,镜头从大船移到大陆。这一段实则反映了早期巧克力工艺重镇在欧洲的史实。
要说巧克力,则不得不先介绍下制作它的原料:可可豆。可可豆原产地不在欧洲,而是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森林。据说多亏猴子、松鼠和鹦鹉的“功劳”,野生可可才得以从亚马孙流域传播到美洲中部广大地区 。玛雅人是世界上第一个种植可可树的民族,此后,在墨西哥南方各地广泛种植可可的是阿兹特克人。1568 年,在墨西哥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可可种植园 。
16 世纪时,一个叫埃尔南多·科尔特斯的西班牙冒险家到达墨西哥,他品尝了这种可可豆加香料和水制成的饮料,参观了饮料制作坊,详细询问了制作方法后,决定把这种饮料带回西班牙。1520 年,征服阿兹特克帝国(墨西哥古文明)的西班牙首领将巧克力连同其他战利品作为礼物进献给当时的西班牙国王,可可由此传入欧洲,只有富豪之家才能享用。此后整整一个世纪,科尔特斯的可可种植园几乎垄断了整个世界的可可豆市场。
相传,在 19 世纪,可可由离非洲大陆很近的两个岛屿——圣多美岛和斐南多波岛传入非洲大陆。
1937 年,一位名叫林纳的瑞典植物学家给可可起了现在的拉丁学名:“Theobroma Cacao”,意思是“神的食物”。在此之前人们是怎么称呼这种带着香气的咖啡色植物呢?玛雅人对于可可的直接称呼已经散佚,但他们把可可同时作为“货币和食物”的这种语义直到现今墨西哥东南部的恰帕斯东南还有遗风。受其影响,拉丁语当初把可可豆叫做“货币豆”的原因也在这里。
写到这里,相信读者们就理解为什么影片中经过形象美化的小偷,趁小矮人熟睡时偷走可可果的行径,会导致小矮人满世界地追索的原因了。因为旺卡偷的不仅是“食物”,还是“货币”,而且还颇为值钱,比如在阿兹特克人的社会里,10 粒可可豆可换 1 只兔子,100 粒便可买到 1 个奴隶。此外,当地人还可以用可可豆来缴税等等。难怪得知“小矮人”把守那天掉了 4 个可可果(自然界中,每个可可果一般有30 ~ 40 粒可可豆),整个小岛的族人万分生气,让他一定要找回来。
而影片里行事疯魔的“小矮人”的形象,可能让观众第一时间想到欧洲宫廷文化中的“侏儒”概念。特别是英国老牌演员休・格兰特扮演的“小矮人”,一方面增添了童话的怪诞气质,一方面让观众以为只是插科打诨的桥段而忽视了背后的深意。
事实上,只要追问一句:可可树下真的有“小矮人”么?答案可能并非我们以为的那么斩钉截铁。大自然中,可可树是一种常绿乔木,树高平均 4 ~ 8米, 野生状态可达 12 ~ 15 米——身高 1.8 米左右的人站在 8 米甚至 12 米的可可树前,都难逃“小矮人”的形象,何况在 19 世纪前,种植可可树的岛屿是以有色人种为主的区域——本片“白人至上”主义对其他人种的叙事策略令人不忍细想。
与如今风靡世界的块状巧克力不同,巧克力最初降临欧洲时,是以热饮面目示人的。但这种制成提神、恢复体力的神奇饮料最初进入欧洲时,曾被视为一种令人纠结的药物,因为问题接连浮现:它是固态还是液态,是药品还是饮品?有神职人员声称巧克力既是食物亦是春药,与斋戒苦修的精神相悖,因而强烈抵制,尽管历代教皇都不曾对此横加干涉……这些困惑与争论都以不同面貌出现在影片中。
有趣的是,影片中刻画的一些配角人物,比如动物管理员、管理员女朋友所产生的幻觉,颇似一段古早文献中记录的“怪谈”—— 托斯卡纳宫廷医生乔万尼·费利奇的论断指出 :“我认识一些原本严肃而沉默寡言的人,可他们喝了巧克力之后变得口若悬河,甚至可能失眠、头脑发热,还有一些人会变得易怒,说话声音也大了起来。如果孩子喝了巧克力,会变得更加亢奋,根本无法安静下来、好好地坐着 。”
话虽如此,美味可口又能高效补充能量的巧克力终究风靡了西班牙,也让整个欧洲疯狂。比如在英国伦敦就出现了与当时风行一时的咖啡厅对抗的巧克力店——即旺卡梦寐以求想开办的“巧克力店”原型。
电影中,旺卡冲饮的热巧克力变为固体巧克力似乎只要寒冷的天气将其速冻。然而历史上,巧克力由液态变成固态却是一个工业大飞跃。
如今市面上出售的硬巧克力,最早是 18 世纪出现的:最早制造巧克力的机器出现于 18 世纪末,据传由法国人杜波发明。1843 年,英国一家公司发明了第一块巧克力糖块,这种产品一经上市便得到了市场欢迎。此后瑞士的巧克力制造商丹尼尔·彼得在巧克力糖块的基础上加入有甜味的浓缩奶,因此制成了第一块牛奶巧克力 。随着制造巧克力糖块机器的出现,“巧克力工厂”中生产出了我们今天能在市场上见到的各种形状的巧克力。
行文至此,再看这部影片,不免感叹:英国作者以具有工业革命特色的“巧克力工厂”作为故事写就的名童话,无可厚非。今人的这部“同人”电影《旺卡》虽然略无聊,但是其中对于巧克力发展历史的线索也算安排得颇具匠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