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合作媒体
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taste
品味
【沪上食味】从“ 下饭”到“上 相”

如今提到本帮菜的特点,除了我们熟知的“浓油赤酱”,还有一个标签也十分契合,那便是“糖重色丰”。“糖重”自不必说,本帮菜口味整体相对偏甜,与酱油的咸相得益彰,构成了“甜中有咸、咸中带甜”的复合型底味;而“色丰”则指菜品外观要鲜艳,造型要丰满,一眼望去要显得精致、高档。不过,最初的本帮菜并非这般模样,从“下饭”到“上相”,本帮菜也经历了一段颇为漫长的发展过程。

我们曾讲过,本帮菜是发源于市井码头的平民美食,辛苦劳作的劳工们需要通过价廉口重的下饭菜补充盐分与能量。上海开埠后,随徽商一同而来的徽菜最符合这一要求,在风靡上海滩的同时,徽菜也“逼迫”着以煮、蒸、炖、糟等清淡做法为主的本地菜式开始转型,烂糊肉丝、咸肉豆腐、八宝辣酱等菜式涌现出来,深受市民的追捧。

此外,使用牲畜的内脏也在这一时期流行开来,究其原因,是因为对商家而言,相较于皮肉,内脏的价格要更便宜一些,能节约不少成本 ;而口重的做法又恰恰能够掩盖内脏本身的异味,只要处理得当,就能利用差价赚大钱。于是各式下水也成为餐桌上的常客,比如“糟钵头”,它本是郊区农户宰杀年猪后将猪肺、猪肚、猪蹄等与油豆腐一同放入钵中炖煮而成的一道年菜,后来本帮厨师对其进行改良,不仅改用高汤与糟卤增香,还加入青蒜叶除腥臊味,农家菜就此摇身一变,成为本帮经典菜式,时至今日依然有着大批的拥趸。

不过,随着竞争的加剧与上海的繁荣发展,一方面,菜品在“成本”与“口味”上已经卷到极致,“价格战”与“口味战”已然难以为继 ;另一方面,光顾的食客也不再单是为填饱肚子而来的劳工,本帮菜需要一些能登大雅之堂的菜品,以满足部分食客宴请、摆席的需要。因此,本帮厨师们开始对菜品进行新一轮改良,而其中最直观、最简洁的方法,必然是在外观上进行美化,去掉本帮菜的市井气与乡土气。

  

有些菜是做“加法”,比如炒圈子,原先就是简单的红烧猪大肠,后来“老正兴”的厨师加入了草头,草头不仅中和了大肠的肥腻,在油脂的作用下也显得更加翠绿莹润,一红一绿,颜色对比醒目,令人食指大动 ;有些菜则是做“减法”,比如扣三丝,古早的扣三丝将所有食材放入碗内反扣,扣完后所有食材挤在馒头状的“小包”中,用料虽然扎实,可食材易散,造型不一会儿便自动塌陷了,后来厨师减少了用料,并将“扣”改为“堆”,将食材分层罗列成馒头状,成型后淋一勺高汤,整道菜造型完整,令人无从下筷。除此以外,还有对卤汁、块型等方面的要求,比如油爆虾的汤汁要浓稠红亮、红烧肉要像魔方般方方正正、白切肉要肥瘦分明,呈薄薄的书页状……功夫下得越多,菜品就越发精致典雅,本帮菜便逐渐“上相”起来。

除了外观的“上相”,有些菜还有内里的“上相”,刚上桌时看不出来,只有入口了才知道厨师心思之精巧。比如葱烧鲳鱼,同样是葱油,本帮菜的要用京葱、洋葱与香葱一同小火浸炸,这样出锅的葱油不仅色泽明亮,葱香味也更加醇厚丰富 ;再比如虾子乌参,乌参炸完后要用红烧肉的卤汁浸泡片刻,待入味后再进行红烧与勾芡,这一步做了与否,眼睛观察不到,只有舌头能感受到 ;还有油爆虾,在油爆后不再用清汤为主调制的味汁,而是改用酱油为主熬制的卤汁,这样不仅保留了虾的脆度,也让酱汁更容易裹住虾身……这些技巧看似可有可无,实则暗藏玄机,此中妙处,难以言说,只有爱吃、会吃的老饕才能体悟。

回过头看,本帮菜从“下饭”到“上相”的变化,也与整座城市欣欣向荣的发展相契合,急剧的社会变化形成了多样的饮食需求,本帮菜也在时代的潮流中不断推陈出新,甚至已不再是本帮菜最初的模样。从保护本土饮食文化的角度来说或许是一件憾事,但就菜系本身而言,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自我更新、自我进化的本帮菜,恰恰蕴含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在任何时代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